提问

2024年伪造货币罪中,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大律师网 2024-04-25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伪造货币罪中,主观故意的认定是关键的法律问题,它涉及到行为人是否明知并有意从事伪造货币的行为。主观故意的判断通常基于行为人的行为、言辞、以及对相关情况的认知等因素。

伪造货币罪中,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刑法中,伪造货币罪属于故意犯罪,即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在制造假币,并且对此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态如果行为人对伪造货币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积极追求或者至少接受这种结果的发生,就可以认定其具有主观故意。这需要通过调查行为人的行为模式、工具获取、制作技术掌握程度、获利企图等证据来判断。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确规定:“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伪造”本身就隐含了行为人的故意行为。

何种行为触犯刑法第205条伪造货币罪?

伪造货币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非法制造、复制、仿制货币的行为。此罪名涉及对国家金融秩序的严重破坏和对公众财产安全的直接威胁,故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根据我国《刑法》第205条的规定,构成伪造货币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行为对象明确:伪造的对象必须是“货币”,即由国家依法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包括人民币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等。

2. 行为方式特定:伪造行为包括“制造”、“变造”两种。其中,“制造”是指完全以非货币材料制作出与真币外观、质地、防伪特征等高度相似的假币;“变造”则是指对真币进行剪贴、挖补、拼凑、涂改等手段,改变其面额、数量或者增加其价值。

3. 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伪造货币,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国家货币管理制度被破坏,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并希望通过伪造行为获取非法利益。

4. 达到法定数额或情节严重: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伪造货币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具体而言,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三千张(枚)的,即可视为“数额较大”。若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存在多次伪造、为首组织伪造、利用职务便利伪造、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的,亦可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5条规定: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伪造货币罪的“数额较大”、“数额特别巨大”以及“其他严重情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伪造货币罪的构成需满足行为对象为货币、实施了伪造行为、具有主观故意以及达到法定数额或情节严重等条件。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行为设定了严厉的刑事责任,旨在维护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和金融市场稳定,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对于伪造货币罪,刑法205条有何种追诉时效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的行为属于严重的经济犯罪,对此类犯罪的追诉时效有明确的规定。《刑法》第八十七条对追诉时效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设定,即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具体到伪造货币罪,《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确规定:“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伪造货币罪的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按照《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其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伪造货币罪主观故意的认定,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全部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同时,法院也会考虑行为人的知识背景、行为动机等因素,以确保公正裁判任何涉及伪造货币的行为都应谨慎对待,以免触犯法律。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是您获取法律知识的绝佳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